首页/ 政府信息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统计信息 / 年度数据 / 正文

2015年华阴市经济发展稳中略降

  2015年是"十二五"规划的收官之年,面对经济发展持续趋缓态势,市委、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我市各指标的发展现状,及时召开部门分析会议,各部门提问题、找办法,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共动坚持问题导向,各项工作抢先抓早、主动作为,统筹做好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各项工作,努力保持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。
  一、我市经济运行的特点
  (一)、经济整体发展都很缓慢,第三产业发挥重要作用。2015年华阴市生产总值实现80.42亿元,同比增长6.9%,较三季度下降0.5百分点,低于渭南平均增速1.8个百分点,增速在渭南排名第六。其中:第一产业完成5.63亿元,同比增长5.4%;第二产业完成37.26亿元,同比增长4.2%;第三产业完成37.53亿元,同比增长11.6%,三产对GDP贡献最为突出,增速位列渭南市第三名。三次产业比为7:46:47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39.36亿元,同比增长10.61%,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8.94%。
  (二)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
  农业生产实现稳步增长。201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7973万元,同比增长3.3%。其中,农业产值72315万元,同比增长1.9%;林业产值3515万元,同比增长7.2%;牧业产值22972万元,同比增长7.2%;渔业产值3889万元,同比增长4.5%;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282万元,同比增长2.4%。
  农作物产量喜获丰收。2015年华阴市全年粮食产量达8.22万吨,同比增长9.6%;其中:夏粮总产量3.32万吨,同比增长11.04%;秋粮总产量达4.9万吨,同比增长8.89%。瓜果类总产6.69万吨,增产0.059万吨;蔬菜总产4.95万吨,同比增长12%。
  规上工业经济发展持续低位发展。2015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实现36.27亿元,同比增长5.8%,其中:规上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5亿元,同比增长5.8%;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实现1.27亿元,同比增长5.6%。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7.14亿元,同比增长1.83%,低于三季度0.87个百分点,渭南排名第六,较三季度退2位。
  (三)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态势。2015年,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4.38亿元,同比增长18.7%。其中: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.03亿元,同比增长19.30%,低于三季度2.4个百分点;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150万元,同比下降89.21%;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0万元,同比增长3.30%;跨区域项目完成投资1.7亿元,同比下降15%。
  (四)旅游经济和消费品市场发展齐头并进。全年我市共接待旅游人数(华山景区和御温泉景区)达262.5万人次,同比增长13.7%;;全年景区门票收入达3.32亿元,同比增长5.2%。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.3亿元,同比增长13.5%,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.54亿元,同比增长21.2%,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.4%。按城乡划分,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7.52亿元,同比增长19.95%;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.8亿元,同比增长18.8%。
  (五)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。全市我市财政收入实现3.93亿元,同比增长1.6%;财政支出14.6亿元,同比增长14.3%,财政支出优先保障人员工资、民生工程等。
 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,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,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。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8883元,同比增长8.1%,低于渭南平均增速0.5个百分点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995元,同比增长9.2%,低于渭南平均增速1.2个百分点。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.21:1,较去年压缩0.03个百分点。
  (六)金融存贷稳步增长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完成91.74亿元,同比增长13.6%,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完成67.3亿元,同比增长11.01%;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完成63.08亿元,同比增长21.31%。在宏观经济低迷时期,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在逐渐加大。
  二、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
 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,2015年我市经济在二季度出现断崖式发展后,市委、市政府及时采取措施,制定许多利好政策,使得后半年我市经济增长趋于平稳。后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大、石材业几乎全部停产、旅游经济发展起不到带动作用和房地产业销售不容乐观等问题存在。
  (一)农业抗风险能力差,畜牧业发展滞后。一是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小,缺乏良好的宣传,销售信息闭塞,容易导致农产品滞销;二是传统农业种植占比太大,农业结构不合理;三是受大环境制约,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,而农资价格走高,农民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。
  (二)项目投资中上亿元项目减少,投资后期发展堪忧。一是投资项目入库少,入库项目投资规模小;全年亿元重点项目入库数在渭南最少,项目入库难度加大。二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,而房地产企业项目大部分都已投资完成,新项目由于房子卖不出去搁置了,新的房地产企业不能够及时入库,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后期无力。三是后期项目仍靠政府投资在苦苦支撑。
  (三)工业方面。一是受市场需求弱、价格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,企业利润下降,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.54亿元,同比下降56.1%,部分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,没有满负荷运转;部分建成企业投产不达产,对我市工业经济的提升推进作用不明显;二是工业增量缺乏,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3家,工业经济拉动经济增长乏力;三是中联重科几乎处于停产状态;四是石材行业从去年全省整顿后,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。
  (四)消费市场趋于平淡。一是对比基数高。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,基数较大,连续几年的高位增长,致使消费品市场没有大的发展潜力;二是现有的限上企业发展不景气;三是新增的限上企业规模都太小,没有增长空间;四是电子商务冲击实体经营,传统实体经营持续受到冲击。
  三、下步工作建议
  2016年是为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之年,是"十三五"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,我们必须要紧盯目标任务,充分分析和利用有利因素,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调度,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不利因素影响,从进一步推进全市经济发展,夯实基础、做足支撑、提速发展的目的出发,确保全面完成年初各项目标任务,实现"增比进位",提出以下建议:
  (一)确保工业经济的贡献率。2016年我市要继续采取措施,确保工业发展速度加速回升。一是保存量。坚持规模企业和小微企业"两手抓",帮助企业渡过难关,充分释放现有企业产能,确保贡献份额不减;二是促增量。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,进一步抓好工业企业规上入库,充分挖掘潜力,提升新增企业增量贡献。三是保匹配。切实抓好工业用电量和生产环节增值税的调度和增收,为工业发展增速提供匹配性支撑依据。
  (二)提升投资的拉动力度。2016年必须要重点抓好项目投资工作,确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主体驱动力。一是推项目建设。实施"重大工程项目推进行动",对重大项目实施"两个清单"管理,加大对纳入"开工项目清单"和"在建项目清单"的重大工程项目的督查检查力度,特别是亿元项目投资情况的督查检查。相关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摸清项目投资进展情况,加快投资进度,特别是要着力遏制亿元项目投资大幅度下滑。同时对已开工建设,但尚未纳入统计的项目要尽快协调项目业主完善有关手续,确保应统尽统;二是抓投资增量。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政策,从国务院批准实施《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》和《"一带一路"愿景与行动》等国家重大规划积极争取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,提高我市亿元项目空缺。特别要针对当前新增亿元项目偏少的现状,建议实行部门"双责任"制,一方面由投资项目主管部门经发局要作好项目申报、开工等协调工作,另一方面项目管理实施部门要作好项目的推进和主动申报工作,确保应开工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,在建设的项目加快建设进度。三是保数据支撑。要进一步抓好建筑业营业税等指标的调度,为投资数据的真实、协调、可靠提供支撑依据,从而进一步提高投资数据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。
  (三)紧盯目标任务,实现"进位"目标。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经济形势下,要确保实现全年"进位"目标,一是要加强进度监测和督查调度,对目标差距较大的指标,相关责任部门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,确保实现以月保季、以季保年。二是要加强分类指导和服务,围绕苗头性、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,做好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测调度,避免出现异常波动。三是要建立健全统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统计信息常态化沟通机制,抓好国民经济核算支撑性、匹配性指标的动态监测和工作调度,全力争取在2016年排位有所突破。